第一〇五章烦闷

我心飞扬独醉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书阅屋 www.shuyuewu.io,最快更新穿越随我心最新章节!

    终于忍不住,这一日放学后,顾嫂问林芳:“小夫子,林家何时有车去镇上,我家鸡蛋怕是要坏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只是个孩子,家中之事,不是很知。”知道也不能讲呀,引起慌乱怎办。

    顾嫂一开头,其他人也跟着纷纷讲到:“是呀,小夫子,我家盐已用完,这几日做菜,是将坛中咸菜切碎放入菜中,我家孩子直叫嚷菜味不对。”

    “小夫子,我家那口子有闲暇便跟着师傅习练,无空来上学,晚间对着识字本一遍遍发奋临摹,草纸用的飞快,家中眼见着已是无几张,得到镇上去买。”

    “小夫子,我家孩子还未满月,我媳妇奶水不足,我娘试了各式土方,见效不甚大,我娘讲,得到镇上抓下奶药。”

    七嘴八舌,一时呱噪不止。

    自家小姐被围在人群中,已是大汗淋漓,线儿怒道:“各家有各家事,难不成怪我林家,由此地至镇上,一行便是半日,我林家何时问众位要过车马钱,便是这学堂,你等可交过束脩?到得哪里,可曾见过林家如此厚仁之家,你等莫要贪得无厌。”

    线儿几句话讲得众人讪然,纷纷散去,林芳内心烦闷。其实,村民所遇都是小事,以林家财力,她只要一句话,便可全部解决,可真要如此做,形成习惯,往后便再难以改变,人心本贪婪,本是好心,若是哪日无法做到,他们便会以为你欠他的。

    回到家中,肚子已是饿极,因天气炎热,加上心中有事,林芳蔫蔫的无甚胃口,刘妈急得直转圈。恰好李根送来西瓜。钎儿挑了个熟透的,洗干净切成小牙,端来给林芳解渴,顺便也可暂时压饥。

    吃了一牙西瓜,林芳问:“钎儿,可还有鸡蛋?”

    钎儿答道:“有,是我家鸡昨日所生,很是新鲜,六小姐可是想吃鸡蛋?”

    林芳不答,又问:“可有炖好的鸡?”

    不待钎儿回答。刘妈已是喜笑颜开,急忙道:“有有有,老奴这就为六小姐盛来。”

    “刘妈先莫急。”林芳将刘妈喊住,指着西瓜道:“今日便用这西瓜皮做道凉面。”

    “哎哟哟,六小姐又来逗老奴,这西瓜皮怎的能吃。”刘妈心想,瓜皮平日里都倒进牲口槽里喂牲口。哪有人吃的,六小姐是越来越调皮。

    林芳烦躁:“我何时在吃食上开过玩笑,我讲吃得便吃得,不会做,我来教你。”

    六小姐平日里很少发脾气,今日却是不对头。刘妈待要问候,钎儿轻拉刘妈衣袖,冲她摇摇头。又冲线儿努努嘴,刘妈赶紧闭口。钎儿线儿整日里紧跟六小姐,上课时,钎儿守候在院内,线儿紧跟小姐身侧。必是课堂内有事发生,才惹得自家小姐如此。

    林芳也不管她们之间的小动作。接着道:“将瓜皮去绿皮去瓤,切成薄片,加点盐稍腌片刻,撇去水分。将鸡胸肉撕成细丝,鸡蛋摊饼,切成细丝。面煮好后,捞入碗中,放入腌制好的西瓜皮,以及鸡肉丝、鸡蛋丝、油、盐,搅拌均匀即可,莫忘了给我淋点醋。”

    留下钎儿伺候六小姐,刘妈拉着线儿下去准备,自她回来伺候,林芳的饭食她又接手全部负责。问起线儿小姐今日怎回事,线儿将课堂内六小姐被众人围住诉苦之事讲述一遍,刘妈大气,骂那些人不知好歹。

    按林芳所讲方法,将西瓜皮去绿皮去瓤,切成薄片,刘妈拿起一片瓜皮,放入口中尝,一股青草腥味,这哪里会好吃,可自家小姐此时正在气头上,不敢违背。

    等将鸡胸肉撕成细丝,蛋丝做好,腌制瓜皮的碗里已是有些许汁水,将汁水撇掉,刘妈夹起一片瓜皮,立时欣喜,青草气已是淡了许多。

    林芳喜食面条,估摸着自家小姐即将放学之时,刘妈已是将面和上,林芳进院时,面条刚刚擀好。

    面煮好捞入碗中,再观瓜皮。瓜皮碗里又有汁水渗出,撇去汁水,尝之,此时的瓜皮爽脆可口,只剩清香,即是已撇去汁水,食之仍是汁水十足,瓜皮已是半透明状,中间白色,两边沿一红一淡绿,观之如玉。

    往面碗里加入瓜皮、鸡肉丝、蛋丝、油、盐、醋,搅拌均匀,刘妈大喜,瓜皮如玉,鸡丝乳白,蛋丝金黄,面条透明,只看扮相便胃口大开,闻之,酸溜溜令人舌下生津,呵呵,自家小姐真是聪慧。

    喜滋滋将凉面端到林芳面前,刘妈喜道:“哎哟,这面只看着便知好吃,小姐尝尝,看味道怎样,可否还用加盐添醋?”

    “呵呵,”林芳被刘妈表情逗笑,夹起面条放入口中,面条劲道,瓜皮脆爽,鸡丝酥软,蛋丝油香,哈哈,整体来讲,酸爽可口。

    “刘妈,可还有?”

    尽管观之好看,却是不知自家小姐是否心血来潮,到底会不会吃,刘妈也只准备了一小碗面,一碗吃完,林芳更觉饥饿。

    “有有有,”只要自家小姐胃口好,刘妈便高兴。

    看刘妈得宝般欣喜模样,林芳好笑,世人都以为瓜皮无用,其实瓜皮不比瓜瓤差,也是有众多好处:清暑解热,止渴,利小便,可用于暑热烦渴、小便短少、水肿、口舌生疮。还可以用以治疗肾炎水肿、肝病黄疸及糖尿病。

    此外,西瓜皮还有解热、促进伤口愈合,以及促进人体皮肤新陈代谢之功效。

    中午全家吃凉面,李翠梅问林芳,此面可有名称,林芳心想,自己随口说说而已,瓜皮凉拌方法是前世网上所学,自己也只停留在会说不会做阶段,哪有什么名字,再仔细观面,张嘴道:“玉鸡面。”

    大郎哈哈大笑,观女儿神情,便知此名是信口而出,虽有牵强。不过倒也道出本色,瓜皮如玉,配以鸡肉丝鸡蛋丝,主食为面,可不就是玉鸡面。看来,自己饭馆又多了一道消暑美食。

    午睡起来,林芳已是想好应对方法,跟爹娘讲起,大郎夫妇思之片刻,点头应允。

    第二日。渔场边备用屋被改成临时杂货铺,日常所用油盐酱醋、针头线脑之类,全部都有。学堂里所用草纸和炭笔,也有出售,村民若有要卖之物,林家杂货铺也收,看质量给钱。

    林家杂货铺墙上贴有告示:每日。林家专有一辆马车送村民去白水镇,天亮时便出发,来回一趟五十文钱,可一人包车,也可几人分摊,除过车夫。车上最多只载五人。

    乘车人带有货物,若与人同乘车,货物体积不大。超过六十斤算一人,超过一百二十斤算两人,超过两百斤,需另外包车,看货物收钱。货物体积过大。也需另外包车,看货物收钱。

    另加一条。需去镇上者,须得提前一日报名,去几人,带何货物,货物多大多重,回来时几人,带何货物,预计货物多大多重。

    杂货铺确实方便了村民,村民不多,且生活清苦,能省则省,一日也不会有几人光顾杂货铺,周渔一人便可顺带照应买卖,村民很是高兴,不用到镇上跑一趟,便可就近买到东西。

    而坐马车要收钱,村民哗然,即便是五人分摊,一人也要十文,十文钱可买二十个香喷喷的大肉包子,对于来到此地后才勉强解决温饱的村民来讲,着实是一笔不算小的花销。

    争相询问原因,有人便将昨日学堂所发生之事讲出,众人默然。

    线儿所讲确实有理,据他们所知,乡村最便宜束脩,一年也要二两银子,这个数目,够一般人家多半年花销,穷苦人家为何不识字,就是因为交不起束脩。

    再讲这车马钱,即便是天刚亮便出发,路途遥远,要想当日返回,一路也要急赶。

    林家所养马匹,均是好马,马车亦非一般马车可比,就为赶山路而制作,着实结实,所花费用不低,车把式也全是好手,就这,也要到午间才能到得镇上,若是一般马车,以此路况,怕是要天黑才到。

    若在他处,即便是分摊,以此路途,一人五十文也不算贵,林家只收十文,一日下来,所赚银钱,还不够买马匹所吃精料,还有车夫的饭食钱与工钱未算,以往搭乘林家马车,林家分文不取,确是沾了很大便宜。

    林家也不隐瞒,若有人问,便实言相告,开杂货铺和收车马钱,均是林芳提出,所定细则,也是林芳所制。有那自作聪明者暗地里嗤笑,到底是富家小姐,不知物价几何,如此路途,竟收费如此便宜,与不收何异,将来当家,也是败家之人。

    有那灵透者却是悟出,小夫子这是动了真怒。

    也有人担心小夫子会收束脩,悄悄问蓝婆子,蓝婆子对那些人心生厌恶,却也未露声色,只是按线儿所述自家小姐意思,告知,现只是教认平日里常用文字,若是还想深学,便要收费。听之者各自回去思衬。

    昨日,女儿将学堂发生之事实言告知,大郎与李翠梅怕女儿内心不平,还曾出言安慰,却没想,女儿倒很是平静,还讲了几句人性贪婪与惯性的道理,倒是让夫妇二人对女儿另眼相看。今日众人反应,也在大郎与李翠梅预料之内。

    之所以答应林芳开通马车,也是因为,制衣坊货物已是堆积,镇上成衣行怕是早已缺货,针织坊所接定制货单也已完成,约好的交货之日已是耽搁,若再拖延,怕是会影响生意。还有,新收村民的粮食,也得运到镇上粮店去,也好为秋季收粮腾地方。

    并非每次送货,都要自己这个东家亲自跑一趟,只是此批货物意义非同一般。

    何况,就为怕上官家找麻烦,大郎觉着,一直这样窝在家里不是办法,该来的早晚会来,一味躲避,不但于事无补,反封闭了自己耳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