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一章大婚下

粉墙黛瓦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书阅屋 www.shuyuewu.io,最快更新医本佳人最新章节!

    太后身子坐得笔直,不急不燥,稳稳地放下手中的酒盏,看向满殿的人。

    “蒋干,你口口声声说皇上虚伪残暴,你又能好到哪里去?擅自带着这些个士兵肆意屠杀宫女,闯进泰和殿,扰乱两位公主的大婚,用刀威胁朝中大臣,难不成这就是你所谓的忠直正义,厚德仁慈?楚王若是在世,还不被你们这群人活活气死。如你们借楚王之名责问皇上,甚至逼其退位,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,楚王的一世英明该是要被你们这群无知的屠夫给毁了。”

    蒋干对太后的责难毫不在意地呵呵一笑,“太后娘娘何必逞口舌之快,您敢说前太子、四皇子还有楚王之死与皇上无关么?长公主、华宁公主、还有太子子嗣未曾遭其暗杀么?”

    “看来今日哀家不道出个所以然来,你们是不会罢休了!”

    “事已至此,皇奶奶也无需隐瞒了。”清漪也想知晓当年那场内乱的真相。

    “也罢!”

    太后看了清漪一眼,长长地叹息一声,“昔日太子性子过于温厚儒软,又优柔寡断,先皇担心太子无法继承大统,一日对哀家感慨道‘乱以法治,平以儒治;若是太平盛事,太子尚可成为一代明君,但眼下南北战伐不断,恐太子不能胜任这帝王宝座’,却不想此话竟传至太子耳中。而哀家素来溺老四,他性子豪放洒脱,善谋伐断,亦甚得先皇喜爱,哀家便向皇上进言,先皇改立太子的心思也日渐坚定。本来胜过亲兄弟的二人却也因此生出嫌隙。太子数次毒谋害老四,老四忍无可忍,后来老三更是插进一脚。可怜楚王被无端卷入这场争斗,被老三和老四合谋陷害,以此削弱太子势力。太子和楚王一死,老三借宁乐王之手除去老四,这场内乱才算结束。”

    太后之言简短明了,最后她又说道:“你们若要怪,就怪哀家好了。若非哀家在皇上耳边进言,也许便不会发生这许多事了!”

    原来竟是如此,到底人都是又欲求的。清漪抬起头,看着太后。“皇奶奶无需自责,所谓‘无欲则刚’,人都有*。*多了大了,就要生贪心,攫求无已,终至纵欲成灾。”顿了顿,她又问向周皇。“宁儿想问皇上一句,当年我和养父刘方遭追杀,还有姑姑多次遇刺是否是皇上所为?”

    周皇此刻也完全镇定下来,带着些许懊恼地说道:“刘方一事,朕甚是后悔,但朕从未派人刺杀过长公主。”说到此。他神情严肃危然,目光飘过国舅,“此事恐怕是国舅所为吧!估计是想僵化朕跟长公主的关系。”

    前半句话周皇大大方方地承认。后半句自是没有必要撒谎推脱。但他却把指矛头向国舅,殿中的大臣无不将目光调到国舅身上。

    似乎感受到国舅的不自在,蒋干提高嗓门意欲转回众人的注意力,“大家都听见了吧,连太后她老人家都说楚王之死系皇上所致。皇上自己也承认确有谋害刘方和华宁公主。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,皇上是否该给诸位大臣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?”他皮笑肉不笑。看着诸位大臣的反应。

    大臣们早已炸开了锅,一场婚礼俨然变成了对帝王的审讯。那些为国舅收买大臣纷纷指责周皇的残酷无情。

    周皇紧抿双唇,脸色凝重无比,搁在龙椅扶手上枯瘦的手指攒得咯咯作响。

    就在众位大臣高声热议时,一人从人群里走出,正是御史大夫上官大人。他避开躺下地上的两俱尸体,又往殿前走了几步,然后停住,先向周皇和太后行礼,才转身朝着众朝臣,朗朗开口。

    “人无完人,圣人都要犯错,何况是皇上。各位大人细细想想,皇上在位十几年,明修政治,开疆拓土,广纳贤才,虚心纳谏,厉行节约;且重视农事,减轻农民赋税劳役,使得大周百姓安居乐业,丰衣足食。或曰君人之大德有三:一曰谦虚纳谏,二曰知人善任,三曰恭俭爱民。皇上虽有错,但其功大于过,微臣倒要问问蒋将军这么堂而皇之地逼迫皇上,安的是何居心?怕不是与某些人蓄谋已久,以此作借口,意图谋朝篡位!”

    果然此言一出,又面对被人胁迫的局势,大臣们立即意识到蒋干和国舅爷的“司马昭之心”。个个人心惶惶,那些对国舅不满的人转头开始纷纷指责他们的虎狼之心,更有甚者挣脱侍卫的挟持,当众便要跟国舅拼命。

    眼快那人就要扑过来,就要哪知一旁的太子铉眼明手快,夺过身边一名侍卫手中的利剑,朝着那名年轻的大臣捅过去,“哧”一声,剑直透那人腹部,血从他嘴巴大口大口地涌出,双目睁圆了瞪着太子往后倒去,剑从他身体抽了出来,顿时鲜血喷涌,染红了周遭地上一片。

    “反了,反了!”

    清漪和白玉早就看不惯了,正准备反击,国舅已经踏到周皇身边,一手握剑指着他的咽喉,一手指着地上的人,暴怒地恶道:“若是有人再敢妄动,这便是你们的下场!”

    周皇身子都有些发颤,压在太后脖子上的刀剑也更紧了,太后脸色发白。

    只听国舅继续发号施令,让人取来笔墨圣旨。

    很快,一命太监便拿来东西,放在周皇面前的案桌上。

    国舅命人摊开圣旨,又将笔硬塞到周皇手中,将他的身子往前压了压,强硬地说道:“皇上失德,未免扰乱民心,毁大周之社稷,还望皇上自动禅位于太子!”

    哪知周皇将笔往前一抛,讥讽地一笑,吐出两个字:“做梦!”

    “你!”他阴森森地一笑,将周皇上半个身子都压到了案桌上。

    “皇上不知道,现在整个皇宫已里里外外都被守得严严实实,连只苍蝇都飞不进,臣劝皇上还是识趣点,不要敬酒不迟吃罚酒!”

    周皇反唇相讥,“你以为今日你以此方法逼迫朕禅位于太子。那些个大臣就会服从于你们么?国舅爷可别忘了,他日太尉大人返朝,第一个不饶的便会是你这狼子野心的东西!”

    “这个就不劳烦皇上担心,皇上只要愿意禅位,老臣自会让皇上和太后这剩下的日子过得安安稳稳!”

    “好!”这一次周皇却是答得快,“不过,你这么压着朕,朕要如何下笔。”

    没想到周皇突然愿意合作,国舅心中一喜,松了松手。让他直起身子。

    一名太监将落到地上的毛笔捡起来,又呈到周皇面前。

    周皇拾起笔,正带落笔。又道出一句:“只要朕不写下圣旨,太子即位便会明不正,言不顺,就会被天下之人共声讨之。看来国舅爷也是怕这个的。”他瞥了一眼国舅,开始落笔。可是落笔的速度确是极慢,写上一个字便是要花掉平常十倍的时间。

    清漪和白玉虽被人刀架于脖子上,若是想反抗定然毫发无伤。可关键是不能伤了周皇和太后,还有那些为数不多的忠臣。

    她跪下南宫玦的身旁,他眼下中毒,动动手指头便知是国舅作的怪。以为南宫玦一倒。周皇便会更失孤立无援。突然她感觉握着的手指动了动,立即看向他脸上,他却没有睁开眼。

    “皇上这是故意拖延时间吧。”

    一盏茶过去。周皇也不过才写十个字,国舅看得极不耐烦,再三催促。

    “报!”这声远远地从殿外传来,接着一名侍卫急急跑进大殿。

    国舅看着跑进来的人,问道:“何事?”

    那侍卫满头大汗。跪倒地上,“回丞相大人。秦王带着一千将士还有一批武功高强的人士到了南门,眼看就要攻破了!”

    “你说什么?南门足足守了一万人,怎么会如此轻易被攻破?”

    “这,这……”

    “有话直说!”

    “秦王说太子乃皇后娘娘和国舅苟合之物,守城的将士本是不信,可不想皇后娘娘突然不知从哪爬上城楼,大骂国舅爷禽兽不如,*自己的妹妹……令守城的将士军心溃散,所以……所以……”

    他话未说完,便传来比蒋干进殿时更大的轰响,声势竟还更浩大。那声音越来越近,分明是向泰和殿过来。

    国舅爷脸色大变。

    周皇又丢开了笔,哈哈大笑:“丞相大人,你完了!”

    其他的大臣还陷于“太子乃皇后娘娘和国舅苟合之物”这句令人无比震惊的话中。

    “若是现在有人愿意放下手中的兵器,朕自当饶他一条性命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殿中的侍卫立即有人蠢蠢欲动,蒋干也开始动摇。

    国舅已知此刻放手,周皇势必不会放过他,便道:“蒋干,你犯的是谋逆的大罪,周皇定然不会放过你。只要我们有周皇和太后在手,还怕不能活命。”

    果然,蒋干经此一点拨,点点头,向殿内的侍卫命令道:“都给我好好听着,周皇连兄弟姊妹都敢害,还能让你们活下来?你们想活命就得听我的吩咐。”

    清漪深知现在她和白玉都不能动手,他们一动,国舅的刀就会动,只有想法先靠近周皇和太后,保住他们才行。

    那些侍卫倒是听蒋干的话,原本的骚动又停下来。

    “将这批大臣杀了,然后将周皇、太后,两位公主和驸马押到殿外。”

    因着这一句话,有的大臣吓的连裤子都尿湿了,瞬间跪地向国舅和蒋干求饶。

    “慢着!”却是清漪和周皇同时开口。

    这个蒋干真是视人命如草芥,如是那些个奸吝之人被杀倒还好,可如御史大夫上官大人此类人被杀,便是大周巨大的损失。

    清漪开口道:“你们若真听了蒋干和国舅的话,那才是万劫不复,皇上一旦摆脱困境,你们这一生便是永受朝廷通缉,你们的家人也会因此受到牵连,还不如现在悔过,华宁愿意替你们向皇上求情。”

    见那些侍卫有些动摇,清漪向着上首的周皇下跪,继续道:“华宁公主求皇上无论如何宽恕这些无辜被人利用的侍卫。”

    周皇见好就收。“今日之事,纯属蒋干和国舅,太子三人所为,其他人等一律无罪。朕在此对天发誓,”他右手指天,“只要你们放下手中兵器,朕一律不予追究。”

    当即那些手握刀剑的侍卫放下手中兵器,还被国舅辱骂,“你们这群蠢货!”

    国舅蒋干和太子三人押着周皇和太后一步步迈下台阶,口中喊着让开”。朝着殿门口移动。

    清漪和白玉退倒一旁,他们三人经过南宫玦,人还未到中央。国舅和蒋干便被人以奇快的手法点住穴道不得动弹。太子刚反应过来,准备举剑砍过去,便被人食指一弹,没了力气。

    “将他们押起来!”

    于是那些侍卫纷纷上前,将三人拿住。

    “皇上受惊了!”

    看着眼前作揖的人。周皇微微一笑,“原来大司农早就醒了!”

    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此刻秦王带着一干侍卫进来,命人将三人压到了天牢。

    大殿很快被人清洗干净,要不是大伙心有余悸,刚才那一幕便是像噩梦一般。

    此刻周皇又坐在上首,堂下依旧是那些群臣。只是少了国舅太子和蒋干,少了那一帮挟持人的侍卫,却是多了秦王、皇后、四皇子潜。还有一个带银质面具的白衣男子。

    那日清漪看望周皇,聊到天黑,所用之计便是以皇后今日之举配合南宫玦和秦王的举动。皇后被幽禁,将她带到城楼之上的,正是那个看上去只知吟风弄月、不谙朝堂之事的四皇子潜。

    知晓皇后和国舅之事并非皇后所愿。且今日有功于朝廷。周皇没有拿她怎么样,也未废除她的皇后头衔。依旧让她住于静思殿。

    如此仁至义尽,但皇后表示希望常伴青灯,减轻自身罪孽,此事周皇已允,但对于她请求饶太子一命却未答应。

    皇后也知要求过分,不再多言,谢过恩便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此刻大家的目光全部聚集于那个带着银质面具的男子,便是他带了一批武功高强之人助南宫玦和秦王一臂之力。清漪和南宫玦当然不会陌生,墨兰宫的兰使。

    周皇带着重重疑惑看着殿中央的白衣男子,“阁下是谁?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?”

    兰使那双那双漆黑深邃的眸子凝视着周皇,良久才冷冷清清地张开薄唇,“在下面貌丑陋,怕吓到诸位!”

    “既是如此,朕也强求,自是阁下这次有功于朝,朕甚欣慰,阁下想要什么,尽管向朕开口,只要朕办得到的,朕定当允你。”

    兰使轻佻地说道:“若是我想要皇上身下坐的那个东西呢?”

    狂傲的回答令在坐众人倒吸一口凉气。

    实话说,连南宫玦清漪和秦王也弄不清这兰使到底为何人,只知道他要打到苏势一族,这才敢请他帮忙。可也没想到他会如此要求周皇,但清漪却听出那看似玩笑的话里藏着几分认真。

    兰使下面的话却更为大伙惊诧。

    只听他极其平静道来:“前太子、楚王、四皇子之死都跟皇上脱不了干系;刘方和华宁公主遭皇上暗杀,刘方已死,所幸华宁郡主活了下来,今日还能成就一段良缘。那长公主呢?皇上说从未派人刺杀长公主,可皇上派姚驸马刺杀刘方,长公主出嫁之时,更是在她的箱底放如了息子香,让她绝子。是的,皇上从未派人刺杀长公主,可却深深毁了长公主一生的幸福。”

    兰使心中似乎蕴藏着一股愤怒,此刻一点一点的散发出来,随着他的语气越来越激愤,最后强烈地似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,激起千万层浪。

    慢慢地他又平静下来,声音轻柔至极,“皇上忘了你还杀过一个人,太子有个姬妾为太子育下一子,他十岁时亲眼目睹太子被四皇子毒死,您便让他出来作证,四皇子死后,不久那个男孩也被你一把大火烧死在东宫的朝阳殿。皇上原来那么不容人呢?皇上原来做了很多事情呢!”他的声音带着无限的凄凉,那一字一句似乎都要滴出泪来。

    那些不为人知的伤疤此刻被一一揭开,清漪心里染上深深的悲伤,她心中的愤怒也被突然挑起。她以为她很受伤,原来她忘了长公主曾经比她更苦,还有那个被烧死的男孩,她是不是已经够幸运了?周皇啊周皇,我才知原来你竟比我想象中还要残忍得多!

    “长公主驾到!”

    姑姑,姑姑来了!清漪抬起头,看着灯火辉光的殿外,那个高贵端庄的女子穿着紫色的华服,迈着高雅的步伐一步一步朝着泰和殿而来。她鬓边已经生出了白发,那是终日哀愁所致啊。

    那时候她和姚驸马明明相爱,因为周皇一个小小的阴谋,那幸福还未来得及品尝,便被人生生撕碎。

    她永远记得姚驸马替她挡住那些箭矢无悔的眼神,也记得他知道她喊他姑父时,他解脱的笑容。

    如果,如果她能早一点想起自己的身世,她便能早一点告诉姑姑和姑父,这样她们也许还能有一段幸福的日子,可上天一点也不垂怜,冷漠地看着他们彼此相互折磨。而那个始作俑者凭什么还能高高在上享受无边的权利。

    姑姑,你早就看清了周皇么?所以你才会想着要增强自己的势力来保住自己?那墨兰宫便是你成立的,你便那墨兰宫的宫主墨君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