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章

大雨倾盆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书阅屋 www.shuyuewu.io,最快更新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最新章节!

    绣儿最后还是决定找人合伙,绣儿到现在也知道自己确实不是干这事的人了,绣儿怀疑自己被王成养傻了,以前干这事情的时候,哪有落下这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。

    绣儿本来是想先问问王河家和荷花家要不要合伙的,但是绣儿考虑到王河家现在正大着肚子,肯定不行,儿荷花娘,家里孩子多,负担也重,赔上十来两的银子,荷花家要难过多长时间。

    绣儿想来想去的,也没有好人选。最后想到张曹氏了,张曹氏在绣儿的心目中干这个正合适。结果绣儿回张家村,也张曹氏说了,张曹氏没有同意,张曹氏说,现在是真走不开,张梧和张松出远门了,家里还有猪有鸡,忙不过来。

    不过绣儿给绣儿说了另一个人,说:“我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,肯定能干,她现在就每天在镇上赶集,买一些自家做的鞋子之类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绣儿听了,就觉得值就是所谓的瞌睡碰到枕头了,急忙问:“嫂子是谁啊?别和我卖关子了,你看我急得都上火了。”

    张曹氏说:“算起来还是咱家的亲戚?”

    绣儿不知道自家亲戚还有赶集的,绣儿想不会是嫂子逗我的吧!可是二嫂子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,还对自己开玩笑的,绣儿说:“二嫂子,我都急死了,你怎么还这样?”

    张曹氏说,“这不是这么多年没有见过你着急的样子了吗?”

    绣儿现在就想冲着张曹氏大声得吼几句,赶紧说,不说我走了。可是绣儿没有这样办,强忍着心里的话,攥紧拳头强迫自己心平气和地说:“张柳给我倒碗水水喝。”

    张柳脆生生地答应了,给绣儿倒了一碗水。绣儿接过水,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说:“我大侄女给我倒的水怎么就这么甜呢?张柳去我家住几天吧!”

    张曹氏看见绣儿不着急了,觉得自己卖关子,也没有什么意思了。张曹氏对绣儿说:“就是大表嫂的娘家侄女,和伯东定亲的那个叫尔娘。”

    绣儿连想都没有想,说:“不行。”

    张曹氏心里知道绣儿怎么想的,不就是让王徐氏的事,给弄怕了吗?怕走的近了,在弄出事。张曹氏对尔娘是很有把握的,知道尔娘和王徐氏根本就不是一类人。

    以前尔娘和她姐差十二三岁,他爹病的时候,她姐就嫁出去了,她嫁的那户人家,惹上上了官司,家里就穷了,等尔娘的爹病了,就靠着小王张氏接济,可自从二娘稍微大点儿以后,二娘也就试着自己养家,但是因为一个姑娘家,又没有本钱,还有一个长病的老娘,所以,一直到现在还只是摆地摊。

    张曹氏说:“妹妹,你可不能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,我也不多说了,尔娘这个人是真不错,你好好考虑考虑吧!”

    绣儿心里有事,而且王平还在家里等着,绣儿就赶紧回去了。

    绣儿在路上想了一路,到底要不要和尔娘合伙,还是没有结果。

    到了家,绣儿就对王成说这件事。

    王成已经做好了打算了,无论绣儿找没找到人,都做好了赔几两银子的打算了。王成也在心里算了算如果真赔钱,绣儿能赔多少银子,其实也就是十来两的事,王成觉得自己做上一个月的活,就出来了。

    王成对绣儿说:“你试试吧!”

    绣儿挑眉问:“这么简单,你不劝劝我?”

    王成没说话,绣儿又说:“万一像王徐氏一样怎么办?”

    王成笑着说:“怎么王伯东就这么倒霉!”

    绣儿没明白王成的意思,这和王伯东有什么关系?

    绣儿最后还是决定试试。结果这样一说,小王张氏最先同意了。小王张氏因为王徐氏的事,再因为王伯东不学木匠,就觉得和绣儿没有以前那么好了,小王张氏其实还挺伤心的。

    毕竟那时候王伯东和绣儿都在王可海哪里,给王伯东的东西,就有给绣儿的东西,小王张氏又没有闺女,娘家侄女又不经常见,可以说是在小王张氏的心里,绣儿的地位也和女儿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小王张氏对绣儿和尔娘,都有信心,觉得一定不会发生王徐氏那样的龌蹉事,小王张氏说“我把孩子抱到娘那边去,我和你回回一趟千张村。

    绣儿到了张家村的时候,正好看见尔娘在洗衣服,姗娘在做饭,张地浩在酒楼里当学徒还没有回来。

    尔娘的肤色有点儿黑,手也不细腻,但是整个人都透露出一股精神劲儿。绣儿只是在小时候见过尔娘,现在也有十来年没见了,绣儿都没有认出尔娘,绣儿最后一次见,其实也是第一次见二娘的时候,尔娘还是一个三岁的小奶娃,绣儿当时也不大。

    绣儿对尔娘的印象很好,绣儿也没有拐弯抹角,直接就说了来意,没有想到的是尔娘却摇摇头不同意。

    绣儿没有想到尔娘不同意,倒是小王张氏了解尔娘说:“有什么你俩好好商量商量?”

    小王张氏以来的时候,其实就觉得尔娘不会同意,小王张氏知道自己的二侄女,会因为绣儿给的条件太好了,不想去。尔娘认为,无功不受禄,自己的付出不值得这么大的回报,又是亲戚,时间长了,有伤情分。

    最后绣儿和尔娘商量好,合伙就合伙吧,只是不是按绣儿说的五五分,而是三七分,绣儿七,尔娘三。

    到时候绣儿就只等着收银子就行了,铺子里的事一概不用绣儿管了。绣儿现在是对自己一点儿信心也没有了,绣儿乐的轻松。

    绣儿出十五两银子的本钱,出铺面,其余的都是尔娘负责。

    等到尔娘忙活起来的时候,绣儿都吃惊了,这么一个姑娘家哪里来的这么多得经历,仿佛不会累一样。

    更加让绣儿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物点心,都是孩子的娘了,竟然还会被你小姑娘比下去。绣儿就对王成说:“相公,我是不是特别没用啊!”

    王成也看出尔娘是真有能力来了,可是如果让绣儿这样,王成还是不忍心。王成认为尔娘是生活逼出来的,磨练出来的。王成还是希望绣儿只做一个小女人好了,永远这样。

    王成说:“谁说的,我娘子可好了,你看你多会管孩子。”

    绣儿也觉得自己好像挺能制得住王平的,点点头说:“我也觉得是。”

    最后立集的时间终于公布了,是在十月初二那天,以后逢二逢七是大集,一天都有卖东西的,,其余的时候只有上午有摆摊的,当然像绣儿这样的铺子时全天都开门的。

    这时候,临街有房子的,都打开了门,不是想着自己卖点儿东西,就是想着租出去。不过大多数人家还是租出了,毕竟自己家里,没有什么能卖的东西。

    尔娘还和绣儿商量,咱不卖精致的东西,因为有钱有权的人,谁会上咱这小地方来买东西,还有就是,杨超做一些简单的小椅子,桌子一类的摆在店里卖也可以,反正绣儿家的南屋又不是一间,只是比正方少一间,有五间。如果效果不好,再租出去。

    绣儿和王成也是运气好,他家待的地方正好被分在买日用品的部分,街道的中间是卖菜一类的,而村子西头是牲口市。

    绣儿知道的时候换庆幸,如果自家这里是牲口市的话,自己白白忙活一场了。绣儿还对王成说:“这真是咱的福气,不然白忙活不说,咱南屋开的门就糟蹋了。”

    王成也说,心里知道,自己这边一定不会是牲口市,因为村子东头是一边洼地,夏天下大雨的时候,会有积水,等是来天才会下去,而村子是平底,轻易不会积水,当然涝灾的话,另当别论。

    王成虽然明知道是这样,但是想想和绣儿定亲以后,可不都是好事吗?

    先是过年的时候,拿了双份儿的工钱,再就是县城里有几次大活,然后就是县太爷家找到自己家他就不用出门干活了。当然让王成觉得自己最有福气的是,绣儿进门一年,就给自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。

    王成说:“娘子,你说我小时候的苦,是不是就是因为我以后的甜啊 ,老人们不是说,人这一辈子,苦和甜都是有一定定数的吗?”

    绣儿说:‘你家鲁班没有告诉你吗?“

    王成一下子,就想起,新婚第一天,她是怎么忽悠绣儿的了。想、王成成想难道,现在知道是我骗她的了 ,不过就是秋后算账,是不是也有点儿晚了 。

    王成误会了,绣儿到现在也不知道,王成是骗她的。因为家里贡的有鲁班,而鲁班这个祖师爷又被神化了,所以绣儿一直都认为,王成说的是真的。特别是,绣儿现在还没有发现王成糊弄过自己,最多就是在管王平的时候当不知道罢了。

    绣儿和王成商量说:“你看在这里有唱戏的,要不要叫刘家表哥他们来。”

    从刘陈氏没了以后,两家来往的就少了,只是上坟的日子像清明、忌日,这样的时候,王成才会去,当然了,刘家表哥的孩子成亲王成也是要去的。

    因为心立集,这半个月都有唱大戏的,还有耍猴之类的,很忙的。王成说:“告诉一声就算了,不过,我觉得来的希望不大。”绣儿想也是不过,人家来不来的是人家的事,自己说不收是自己的事。

    写完以后才发现张地浩是长得好!!!各位发现了没有?起名无能星人伤不起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