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清明〔一〕

大雨倾盆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书阅屋 www.shuyuewu.io,最快更新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最新章节!

    王成在绣儿的强制要求下,去睡了个回笼觉。

    王成走的时候,绣儿的心里涌出浓浓地不舍。绣儿也不清楚,自己为什么会对刚刚接触不满十天的男人生出不舍得情感。王成走的时候特别地不放心绣儿,王成嘱咐绣儿,天黑了一定要记的关门,家里的重活等他回来他干。

    王成的话说的绣儿心里酸酸的,绣儿的眼里含着泪。绣儿将准备好的衣裳递给王成,又拿出一两银子要给王成带着。王成不要,说在外面人家管吃管住基本上用不到钱,又说绣儿在家里万一办个事没钱了怎么办?

    绣儿通过这几天的相处,已经知道王成不愿意自己动陪嫁的银子,绣儿于是也不说自己还有陪嫁银子。绣儿说:“穷家富路,你在外面万一用到银子怎么办?人生地不熟的,你这不是叫我在担心吗?”

    王成说:“有什么好担心地,我在外面做活十多年,不也好好地。”不过王成还是把银子拿了过去。绣儿又叮嘱了杨超一些需要注意的事。

    王成出去干活了。绣儿的日子还要照常过。已经进了二月,绣儿觉得自家也要准备种些菜,以后可不能在像现在似的吃的菜干,萝卜白菜都是在王张氏那边拿过来的。

    地已经化冻了,绣儿每天都拿着一个锄头翻地。至于张柳人呢?张柳在王成走了五天后,人家说,小姑姑我想家了,你能不能送我回家啊,我自己回家你们都不放心。绣儿只好在张柳说要回家的第二天回了次娘家,顺便把张柳送回家。张柳回家的时候还不忘拉着她的小板车。

    绣儿在王成和张柳都走了以后,并没有觉得寂寞。因为前院已经好几年没种过菜了,翻地特别的费力,绣儿每天都很累,还没有空闲的时间觉得寂寞。

    距离清明节还有三天,这时绣儿已经把前院的菜园子收拾的差不多了,只等着天气稍微暖和一点,就可以种菜了。绣儿想去王张氏那一次,不过又想着清明节就在这几天,还是不去好了,自己的姑姑活着,去了不吉利。绣儿还准备明天坐村里的牛车去镇上一次,买些烧纸,供品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王成会不会在后天回来,如果他不回来,绣儿想着自己一人回娘家上坟,因为清明这一天绣儿还要去给自己的公公婆婆上坟,所以绣儿回娘家上坟决定定在清明的前一天。

    绣儿想着养女儿真吃亏,就连上坟在正式的日子里,还要女儿的公公婆婆在女儿爹娘的前面。

    第二天,绣儿吃完饭,换上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,就去了村口等牛车。绣儿觉得去镇上还是很方便的,只需花上一文钱就可以坐牛车到镇上,而且在镇上买东西回来也方便,牛车在下午会在镇上等人,如果带的东西多就会多收一文钱,如果少的话还是一文钱。

    绣儿到镇上的时候时间还早,绣儿也没有去逛街,而是帮着王河家卖了会儿鸡蛋。今天王河家拿来卖的鸡蛋有五十多个,王河家想趁着这几天回娘家的人多,买鸡蛋的人也多,想卖个好价钱。等王河家卖完鸡蛋,那时候人已经多了起来。

    绣儿和王河家在镇上买了些烧纸,又买了几斤肉,回娘家拿的东西太少了不仅不好看,而且也怕哥哥嫂子们不乐意。绣儿虽然不担心哥哥嫂子们不乐意,但是绣儿觉得哥哥嫂子们对自己好,自己多买点还是好的,而且绣儿现在不缺钱,十六文一斤的猪肉,绣儿买了八斤,绣儿也不心疼。

    王河家见绣儿买了八斤猪肉,她就就得绣儿有点不会过日子,眼里流露出微微地不赞同。虽说谁回娘家都想买些东西给自己的兄弟侄子侄女,可你也买的太多了呀!绣儿见王河家眼里好像有点不赞同,绣儿虽然确实不心疼买肉的这些钱,但是绣儿可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只顾着娘家,花钱大手大脚的人。

    绣儿解释说;“我娘家两个哥哥分家了,少买些东西会不够分的。几个侄子在镇上读书,好不容易放假,我想着给他们改善改善伙食,而且每年我姑回去都带不少东西,虽说我家的日子和我姑家是没法比,可是也不能差太多。

    两人买完猪肉,王河家说去买甜糕点心,上坟的时候做供品。两人去了点心铺子,绣儿觉得铺子里的东西买回去,还不如自己今天晚上回家自己做,自己做的既便宜又好吃。绣儿就没买,只是买了些糖,调料品。

    王河家见绣儿买的调料品很多都是自己舍不得买的,心里想,难怪都说绣儿娘家和姑家的日子讲究,就这些东西,一般人哪里舍得买,不过谁让人家无论是娘家还是姑家的地都多呢,要是像自己家里就只有八亩地,想讲究也讲究不起来。

    等绣儿与王河家买好东西已经很晚了,中午的时候绣儿想在镇上吃碗面,不过绣儿想着王河家万一舍不得呢。绣儿只好陪着王河家买了一个馒头吃。

    绣儿拎着东西,见院门的锁被打开了,先是吓了一跳,随后想到应该是王成回来了。绣儿手里的东西很重,绣儿在院子门口喊:“快帮我把东西拿进去。”

    王成从屋里出来一看,绣儿手里的东西可真多,也不知道绣儿是怎么样在下车的地方拎到家的。王成赶紧跑了两步,将绣儿手里的东西全部接过。绣儿累的很,把所有的东西都递给了王成。

    王成说:“娘子,怎么不等我回来,再去镇上买,那时候我也可以帮你拎着。。”绣儿说:“这不是怕你清明节赶不回来吗?万一你回不来,我在家什么也没准备,那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王成说:"娘子,你什么时候回娘家,明天还是清明那天?"

    绣儿说:“我怕清明那天去时间来不及,就明天去吧!”

    王成说:“那也行,明天就去。”王成见绣儿很累,说:“你先去歇歇,我去做饭。”

    绣儿不想吃王成做的饭,但自己不想动,想了想说:“只煮一点小米粥吧,我休息一会儿后做点心。”就这样晚饭两人只喝了一点粥。

    绣儿晚上开始做点心。绣儿蒸的绿豆糕比在镇上点心铺子买的都要好,松软可口。王成和绣儿趁热又吃了些绿豆糕。王成打算下次多买些绿豆。

    绣儿又做了些油炸糕,白糖糕,山楂糕。王成都吃了点,也不知道是不是刚出锅的原因,觉得比自己以前吃过的还要好。

    绣儿将点心做好,觉得自己都快累趴下了。绣儿对王成说:“趁着点心还热呼呼的,你装些给王河家送去,你不在的这些天,王河家可帮了我不少忙。”王成就将四样点心都装了些,放在篮子里给王河送去。

    绣儿连灶房都没收拾,洗洗脸,泡泡脚就睡了。

    等王成回来,又收拾好灶房,绣儿早就梦周公去了。王成回到屋里见绣儿睡得正香,也没打扰绣儿,只是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才会将香喷喷的媳妇吃到嘴。

    王成脱下衣服,就钻进了被子,绣儿只是将身子往王成怀里靠了靠,这可苦了王成,王成只觉得浑身燥热。绣儿早上醒来的时候,发现自己在王成怀里。

    王成与绣儿到了张家村的时候,张秦氏、张曹氏已经把上坟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。绣儿问张秦氏:“大嫂子,姑姑今年清明来过了吗?”

    张秦氏回答说:“昨天来的,我们想叫姑姑在这住几天,姑姑说什么都不同意,昨天下午就走了。”张曹氏就说:“我们赶紧去给爹娘上坟去吧!”

    绣儿和大嫂子二嫂子走给爹娘上坟的路上,眼里的泪不知不觉地就流了下来。每年的清明,七月十五都是绣儿最难过的时候。

    每次看到爹娘的坟,绣儿总是忍不住的想,为什么爹娘不能多陪着自己几年?为什么自己还不到二十就没有了爹娘?如果爹娘活着,自己又会是什么样子?

    到了坟前,绣儿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摆在前面,把烧纸点燃,嘴里就说:“爹娘,你放心吧,我现在已经成亲了,王成对我很好。爹娘,你在那边也要好好地。”绣儿越哭越厉害,整个人就趴在坟前哭的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张柱和张栓眼里也有泪,就是张榆他们几个小的也哭。

    张曹氏见绣儿哭的是在太厉害,就劝绣儿说:“你现在哭的这么厉害,叫咱爹娘知道了怎么放心,快别哭了。”

    绣儿渐渐地不哭了,烧纸烧完后,绣儿又在坟前磕了三个头,这才随着张秦氏和张曹氏回家。

    张秦氏和张曹氏准备了丰盛的饭菜,绣儿也没心情吃,整个人都怏怏地。张柱、张柱就和王成在一块儿喝酒吃菜。

    晚上回到家,绣儿对王成说:“相公,咱俩都是可怜的人。”

    王成知道绣儿说的是两个人现在都没爹没娘的事。王成就安慰绣儿说:“咱两个以前可怜,以后咱俩在一起,再有了孩子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,就不可怜了,说不定多少人羡慕咱呢?”

    绣儿听了,也觉得自己该这么想。绣儿对王成说:“嗯,咱以后肯定会过上让别人羡慕的日子。”绣儿想着自己以后会有孩子,自己在心里先乐了。

    既然已经说到孩子的话题了,王成就不可能白白地放弃,王成说:“娘子,我们是不是该为要孩子努力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