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99章 各抒己见2

鬼徒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书阅屋 www.shuyuewu.io,最快更新大收藏家最新章节!

    王极东作为众人中年纪最小的,自然不会抢着第一个去上手观察。一行人中,除了蔡老之外,另外一个王极东此前不认识的米老,也是年纪要比蔡建更高一些的。相比起来,王极东和曲文这样的,在古玩一行里,作为鉴定来说,算是比较年轻化的了。

    即便是故宫博物院的研究员郑波,也是和蔡建年岁相当。

    待到其余的人都上手检查过了,王极东才走上前去,伸手触及到了玉壶春瓶。

    在其余人观察的当口,王极东也是在留意着众人的反应。一般来说,像是鉴定其玉壶春瓶这样的器型,对于真伪的辨认,还是相当简单的。如果,在拍卖会预展中,看到一些行家人物,在那着放大镜、手电筒等观察工具,来对一件瓷器进行辨认的话,千万不要以为是这件瓷器,出现了什么问题,而是这些行家,已经确定了瓷器的真实性。

    借助着工具来看,主要还是想要彻底的弄清楚,瓷器上有没有经过修补,上面的纹饰、釉色之类的,有没有什么瑕疵!

    但是,眼前的这一件玉壶春瓶,显然是特例。

    就在王极东之前,几乎是每一个上手把玩的行家,都会取出一些随身的小工具来。

    这样的情况,倒是让部分的前来观赏预展的顾客们看了,感觉颇为有趣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蔡建期待的目光之中,王极东上手的速度非常的快,仅仅是随手的,就这么在手中玩转了几圈玉壶春瓶,然后,又看似随意的在瓷器的表面上。寻找着什么,紧接着,就见到王极东把玉壶春瓶给摆放到了展厅的原位上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?既然大家都看过了。有什么说法,不妨都敞开了说叨说叨。”蔡建出声询问着。“对于这件瓷器,虽然我的观点,依然是和之前一样,看不太准,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但是,大家真要有什么发现的话,对于我们其余人来说。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……”米老颔首着,说道,“其实,这一次能够在蔡先生的领头之下,我们这么几个人聚集在一起,就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机会了。”

    “米老先生谬赞了,……”蔡建谦虚的道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蔡先生先不忙着谦虚,老头子我说的可是实话。如果说对于瓷器的研究,学术上的意见。老头子我还能够给你们一些意见的话,那么,在古玩市场上真刀真枪的比拼起来。老头子我的能力,就肯定是比不了在场的各位了。”米老伸手示意了一下蔡建,说道,“你们几位,可都是沉浸在市场上的鉴定中,许多年头了的。手上接触过的玉壶春瓶,肯定也是不少了,这再亲自上手之后,可能就会有一些切身的体会。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王极东不由得诧异的。看了眼身边的曲文,眼神中颇有些疑惑。

    “这位米老。是研究员的身份,虽然挂着国内许多大型拍卖会的资深顾问。但是,更多的时候还是从事的学术上的研究。……”曲文解释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难怪呢。”王极东点了点头,表示着理解。蔡建这一次知道这位米老,恐怕不是看中对方的鉴定上的能力,而是期待着,有人能够找寻出玉壶春瓶上的破绽之后,再由这位米老来进行验证。否则的话,若是想要米老来找出可能存在的疑点,却是非常的困难的。

    目前的古玩市场上,不要说是和民国时代的古玩市场比较了,就算是和十几二十年前的古玩市场比起来,也是有所不同的。

    像是米老这样的,应该能够代表着学院派的意见。

    而蔡建、曲文等人,则恰恰相反,是属于市场行动派的,也就是基本上以混迹在第一线的古玩市场中,寻摸出来的经验和眼光,来从事古玩这个行业。

    在王极东看来,这两者没有高下之分,却有着分工的不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既然米老都已经提了一下自己的意见,那我也不好再犹豫着,藏着不说了。”米老边上的郑波,在这个时候,忽然的插口说道,“我之前,在故宫内,也曾经上手过明洪武年间的玉壶春瓶,只是在器物的大小上,和眼前这一只,有些区别。但是,我仔细的想了想,感觉这一件东西,在重量上,和真实的明洪武年间的玉壶春瓶,还是有着一些出入的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陈明闻言,立即眼神一亮,“一件瓷器,如果在份量上不对的话,是不是就可以认定,东西是不对的呢?”

    “先不忙着下结论。”郑波却是淡定的示意了一下陈明,说道,“如果说,两件同一个时代的同等器型的瓷器,在份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的话,自然可以说明,东西存在着问题。但是,一来,我这方面的感觉,是比较的虚的,主要还是在于,我经手的瓷器,在大小上,有些出入,这再鉴定起来,就有些难度了。二来嘛,哪怕是两件相同的瓷器,只要是在份量上,处于一个可以接受的细微差别之间,东西的真伪,也还是很难说的。”

    毕竟,每一个时代的瓷器,在选取的胎土上,肯定是有些差别的。

    这就决定了瓷器的份量上的差异。

    但是这样的差异,光是凭借着手感来进行确定的话,显然需要长久的历练,以及对于这个时代瓷器本身的研究有着过人之处。更何况郑波所说的,还是两件器型大小不一致的玉壶春瓶呢?

    “如果东西是老仿的呢,有没有可能?”陈明又询问着道。

    “那就需要看这件玉壶春瓶能够老到什么程度了。”郑波考虑着说道,“其实,明代洪武年间的瓷器,在瓷器历史上,是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非常关键的作用的。尤其是对于釉里红这种釉色来说,明洪武年间的釉里红瓷器,可以说是在釉里红瓷器发展的序列里,洪武朝的釉里红瓷器,是烧制的最好的阶段。”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