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前去西南边境

冬夜迎雪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书阅屋 www.shuyuewu.io,最快更新不良赐婚最新章节!

    朝堂上,大臣们在互相低声的议论着,不时微微摇头,有些面露难色,有些幸灾乐祸。

    威严的皇帝坐在龙椅上,双目微闭,神色间生出一种不耐烦来,等了一会儿,底下还是无人出言,道:“众位爱卿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瞬间,殿中一片鸦雀无声,之前一直在讨论定国公贪污一案,但大多数人都不敢明言,便是拿不准皇上的意思。谁都知道定国公是皇上的左膀右臂,又是昭阳公主的夫婿,若是失言得罪将来定国公翻身,岂不得不尝失!

    丘越走出左例,站到中间,出言道:“微臣以为定国公能在军营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军饷,不得不防。”

    即不说定国公有多少罪,只说在军营里拿走军饷这一项,是告诉皇上定国公将西南当作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,这是在给皇上上眼药水呢,指着皇帝能更加怀疑定国公。

    此话说得高明,位上的皇帝沉默片刻,似是为他的话所感。

    丘越乃是二品都城巡使,一直在西南担任要职,定国公是一品的大将军,一直守卫西南与西北,西南西北两相交接,对面便是虎视眈眈的羌人和夷人,便他只能守在西南,西南则是自己的大儿子李承威镇守。

    丘越的话引来很多人共鸣,御史大人贺思奇上前道:“皇上,定国公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罪,绝不可轻饶。”

    贺思奇为人正直,不懂变通,早年为官与同僚相处不好,总被下绊子,后来得皇上提拔升了御史。以他的性格正好适合这个职位,他平日里不讲情面,谁让他逮着小辫子就一定会参此人一本。

    站在前面的闻太师一直低着头,只到丘越开口时才漫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,眼光一转,转到了对面的简国公身上,等简国公感觉到他的视线时又低下了头。

    皇帝看向闻太师问道:“闻爱卿有何高见?”

    “这 ̄ ̄ ̄”

    闻太师抬头看向皇上,见皇上正沉呤地等待着他的回答,朗声道:“老臣以为,定国公为国家为朝庭鞠躬尽瘁,死而后矣,从无半点私心。这样一个罪名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,一定会为世人所诟病。”

    皇帝点点头。

    简国公出列言道:“闻太师所言甚是,或者百姓只认定国公呢。皇上有所不知,定国公在西南一带人人追捧,长此以往必成大患。而且太师所说的证据,据我所知,书大人已查得差不多了。”

    书景天赶紧出列道:“皇上,三十万两军饷是到了定国公手上才少了二十万,这是很多人都看见的。却正是如此光明正大,反而且好定罪。”

    丘越不屑道:“你怎知他不是做给旁人看的,越是光明磊落的人背后藏的目地越是见不得人。”

    书景天便不作声,也不知是认同了他的话,还是不知如何回答。

    户部陈尚书有不同的议建,他道:“丘大人此言差矣,我们也不能因为一面之辞就给定国公定罪,既然那三十万的军饷进入军营,要想搬走那些军饷不是那么容易的,微臣觉得应该派个人去西南彻查一番更妥当。”

    丘越作为西南的都城巡使,义不容辞地道:“皇上,微臣愿前往彻查。”

    吏部尚书裴大人道:“现在没有定国公大人,丘大人在西南可是一把手,想必丘大人盼望已久吧!”

    “你什么意思?”丘越沉着脸道,这里是大殿之上,他还不敢大声喧哗,只是声音已带了阴沉。这个人是闻太师的人,是了,定国公这会和闻太师是姻亲关系呢!

    裴尚书看着丘越道:“丘大人有一句话说错了,在西南除了定国公,大人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,想来在军营大帐里也是横着走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。”丘越往地上一跪就开始喊冤。“微臣为人一向低调,在军营里实没有什么权力,那些人怎么会听我的话。”

    皇帝微低着头,沉吟片刻道:“朕当然知道丘爱卿的忠心,只是裴大人说得也有道理,爱卿应是避嫌才对。”

    丘越见状只得道:“谢皇上提点。”瞪了裴尚书一眼,便退回列队里。

    接下来便是讨论谁去西南走一趟,大殿之上争论不休,有人建书景天前去被皇上驳了下来,书景天正在审理定国公的案子,不宜离京。

    简国公为首的人便提出让通政司参议蒋文华前去西南,而其他人也有不一样的人选,一时又争论不休。

    皇帝看着底下人争执不下,却得不出个答案,这些大臣平日里有事就装哑巴,一起哄比谁都能干。沉声道:“让你们是来商讨的,不是让你们来骂街,把金銮殿当成菜市场了吗?”

    殿下人立马噤若寒蝉,低垂着脑袋不敢作声。皇帝不耐烦道:“既然争执不下,改日再议。”

    皇帝站起身来离开龙椅,大步离去。

    底下的人等皇帝的身影完全消失,才低着头一步步后腿出了金銮殿。

    闻太师与其他几个要好的官员一齐准备出宫,身后传来书景天的叫声:“闻大人。”

    闻太师笑道:“原来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书大人。”

    书景天忙拱了身子道:“不敢当,下官哪里敢与大人相比,您才是皇上心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。”

    其他几人见书景天有话要与闻太师说,都识趣地找借口先行一步了。

    书景天陪着闻太师朝外走了几步,道:“不知闻大人对今日朝堂之事有何看法?”

    闻太师平平道:“本官只相信清者自清,浊者自浊,皇上自有定断!”

    书景天笑了两声,又道:“那闻大人属意谁去西南?”

    闻太师停下脚步,侧过身看向书景天道:“书大人此时正审理此案,应该与相关人等保持距离方能显示出公平,怎可对西南一事如此上心?”

    书景天眨眨眼,朝闻太师敬了个大礼,诚恳道:“闻大人理念明言,下官定当记住。”

    闻太师见此人油盐不进,又想起当日非常看好他,一时觉得自己老了,识人不清起来,无心跟他浪费时间,正准备甩袖离开,皇上身边的管事公公赶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闻大人请留步,皇上御书房有请。”

    闻太师便随了管事公公离开,书景天侧着身子看着两人离开,脸上似笑非笔。

    闻太师来到御书房门外,管事公公先进屋通报了一声,才出来请了他进去。

    皇帝坐在书案前,闻太师给他请安起身后,垂首站在一旁,正所谓伴君如伴虎,闻太师能在皇帝面前得宠这么些也与他的左右逢源,揣摩上意有关。

    皇帝看他紧张地站在那里,笑道:“爱卿不必拘束,坐吧!”

    闻太师向他告了声谢,便坐到下首的一牡丹花雕盘扣椅上,只坐了三分之一的位置,却是不敢全坐了。

    皇帝道:“今日朝堂之上,闻爱卿也看到了,定国公一案虽说证据很多,确也是片面之词,要想定罪还得有更实际的罪证才行。”

    闻太师听皇帝的口气,知道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,便也松了口气,道:“皇上所言甚是,京城离西南甚远,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确是不知,而且那二十军饷也没找到,若是能派个人过去最好不过了。”

    绝口不提替定国公开脱的话。

    皇帝深深瞧了他一眼,见他口观鼻鼻观心,暗骂一声老狐狸,道:“朕知道你的意思,朕也不相信定国公会干出这种事,只是。”

    皇帝话未说完,从一旁拿出一份书信出来,放到桌案前,道:“你还是亲眼瞧瞧吧!”

    闻太师疑狐不已,看着这封信片刻,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,心思转了千百遍,猜测这里面会写些什么。只动作却是没有停顿,起身拿了那封信低头看了起来,只是越看越心惊,额头冒出了冷汗。忙收了信惊疑不定地看着皇上。

    “这,这是从哪里得来的。”

    却是连敬称都忘了,皇帝也没去责怪他,沉吟片刻道:“是书爱卿从定国公府里搜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书景天带人搜查定国公府一事他也是知道的,只是没有想到他会从定国公府里搜出这种东西来,一份与羌勾结的密函。

    闻太师跪倒在地上,定声道:“皇上,此事事关重大,定要查个明白才行。”然心里也知道皇上为何会对定国公一事如此处理,实是这种与外族勾结的罪名不小,一向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。

    “你说得有道理,这也是朕为什么叫你来御书房的原因。”皇上点头道。“平身吧,别动不动就跪。”

    闻太师依言起来,现在确信皇上虽然怀疑定国公,好歹还是留了些情面,只将疑惑放在心里没有说出来,不然朝堂之上的众官员就会知道从定国公府里搜出这封信函,到时更难应对。却便:“那书大人如何认为?”

    皇上一手撑着头,揉了揉额角,近日来连番事故让他精力有些不挤。“朕已让书爱卿先不张扬此事,不然朝堂之上又会有人闹事。”

    闻太师眼里神色未明,短短几日时光,先是定国公被抓入大理寺,后在定国公府里发现勾结外族的信物,怎么看都是针对定国公而来,要想计谋成功,不经营个数年是无法成功的。他闭了闭眼,朝庭还有诸多肿瘤未除,实是不幸。

    闻太师道:“皇上,此事不可轻忽,必派一得力之人前去才行。”

    “哦,闻爱卿以为何人能往?”皇上问道。

    “下官不才,愿为皇上分忧。”闻太师毛遂自荐道。

    皇上自是高兴,没有人比闻太师更合适了,但到底是担心他的安全,便道:“西南不比京城,若是真有人针对定国公怕是你也有危险。”

    闻太师当然表示不惧死亡,只要能为皇上效力,便是一死也是无惧的。皇上立马点头答应,第二日早朝时就点了闻太师为钦差大臣,到西南彻查定国公的案子,顺便将西南的情况报备进宫,这是两人单独所议,不必细说。又因闻太师马上要离京了,便依了他的请求,让他进定国公府去见见女儿。

    下午闻太师便领了夫人去了定国公府,李承浩便也混在里面。

    定国公府的众人见闻太师来都是喜出望外,这可是定国公府被围后第一个登门的贵客。李老夫人并昭阳公主皆出来陪客,只因都是女眷,说了些话便领了闻夫人去后院。

    闻太师便与定国公府男眷去了书房说话。

    闻夫人此次专程来看女儿,闻以蓝自然也在一旁作陪,见到想念多时的母亲,闻以蓝悄悄擦了擦眼角的泪水,不想让母亲担心。

    昭阳公主直接将闻夫人领到了邀月宫,闻以蓝陪着娘坐在下首,昭阳公主就上而坐,李老夫人坐在昭阳公主另一边的主位上。

    “多谢闻夫人今日来看望,你真是养了个好女儿,如今若是没有蓝儿的操持,府里怕是已经乱了套了。”昭阳公主笑道。

    闻以蓝这些时日打理着后宅,还要安抚下人,免得有人闹事,虽然忙碍些,好在使绊子的人少了,那些嫂嫂们都安份了许多,就连大夫人也觉得这是一块烫手山芋,从没提过要收回当家之职的话。

    闻夫人本来就觉得自己的女儿是最棒了,听了若显得意,道:“我女儿当然是最好的。”

    如此不避嫌是自夸,让闻以蓝反倒不好意思起来。

    李老夫人也是跟着夸赞了几句,几人说了一会儿体已的话,闻夫人便道:“我们这次能来定国公府也是老爷求了皇上才能进来,如今这定国公府跟个牢笼似的进不得出不得。”

    说得李老夫人又是一阵难过,闻夫人便开导道:“老国公夫人不必担忧,此次老爷便是奉了皇命即刻要去那西南彻查贪污军饷一案,很快就能给定国公一个公道。”

    闻太师跟定国公的关系在座都心里有数,只要闻太师能够找出证据,定国公府就会无碍。

    李承浩被闻太师拎到书房,左不过又是那些话,便一直坐立不安,恨不得立时遛出去找闻以蓝得好,他总算是体会了什么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!

    闻太师见他在那扭来扭去,没个定性,知道他是急了,有心想责怪他不专心,又想到他是为了见自己的女儿便随他去了。

    李承浩一听岳父大人的赦命,嘴里道了声“好岳父”便一遛烟地跑走了。

    闻太师笑着摇摇头,这李承浩不正经起来就叫岳父,正经起来就叫爹,真真是个人来疯的货。

    李承浩出了书房便去找闻以蓝,心知娘肯定会将闻夫人带到邀月阁去,便兴致勃勃地往那边跑。一路从定国公府后院飞窜,害得定国公府的下人感叹这人怎么这么像四少爷。

    因为李承浩不在府内,闻以蓝便对下人说他生病了,需要躺在屋里休息,是以多日来李承浩都没有出现在后院里,只有红玉几人严守着浩蓝院,不让任何人闯进来。今日李承浩又稍稍乔装了一番,才会被人误会。

    李承浩走进邀月阁时,闻夫人正跟她娘聊得甚欢,一时感叹,上次还差点打起来,这次就好上了,女人真是善变。闻以蓝正坐在闻夫人身连边陪着说笑,转头便见了李承浩已走到身边来了。

    只一时有些认不出来,待李承浩叫了一声“蓝儿”才确实是他,虽说只有几天没见面,却是时刻担心着,便也有些情怯,直直地看向李承浩。

    闻夫人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,闻以蓝反应过来,不好意思地低了下头然后抬起头笑道:“你可算回来了,我,我们大家都担心死了。”

    李承浩朝她点点头,又转向昭阳公主,朝昭阳公主,李老夫人问了安,说了些府里事,又问了他在外住的舒不舒心,李承浩都一一回答了。

    昭阳公主便道:“这次回来就不要出去了,闻太师这次去西南会为你爹找到证据,你只需在府里等着便是。”

    李承浩自是不肯的,自从闻太师跟他说了朝庭之上的一些事后,他便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去找证据。就算找不到也没关系,总之是不能呆在家里坐以待毙的。

    昭阳公主说不过他,只好答应他,但让他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才作罢。

    李承浩见该说得也都说了,就笑嘻嘻地对昭阳公主等人道:“我现在没什么好招的了,可以带我娘子出去了吧!”

    闻以蓝瞪了他一眼,到底得了她们的同意,跟李承浩一块出去了。

    两人几日未见,待只剩两人时,李承浩一把就将他抱在怀里,嘴里嘟嚷着:“可想死我了!”

    闻以蓝一听这如同逛青楼的开篇语,又好气又好笑,狠狠地锤了他几下,他故意哇哇叫了两声。闻以蓝嗔道:“活该!”

    李承浩打蛇上棍,拉着她的手就要亲,闻以蓝推了他,瞪着眼道:“若是让人瞧见还以我偷人呢!”

    “谁?哪个不长眼的?”李承浩气道。

    闻以蓝指着他道:“真正的你在浩蓝院呢,你看看你的样子,让人见着了,还不拉我去浸猪笼。”

    李承浩这才不甘不愿地放开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