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章 兼祧婚姻(2)

薛丸子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书阅屋 www.shuyuewu.io,最快更新庶女她姐最新章节!

    老夫人质问盛氏。

    盛氏眼中泪光闪动,“怎么办?娘您一直问颐姐儿怎么办,您有没有想过,我怎么办,薛凤熙是云氏儿子,他会真心的孝敬我吗。万一兼祧婚姻,他娶了三个妻子,哪怕其中一个是我亲外甥女,您觉得她要和两个女人争夺丈夫,她是偏向我,还是为了讨她丈夫的欢心,去讨好他丈夫的亲娘?”

    兼祧婚姻娶的妻子,妻子之间是妯娌关系,却不是妻妾的从属关系,如果是妾,妻对她就有绝对的生杀大权,丈夫宠爱其中一人,还要顾及被弹劾宠妾灭妻,但是,这些都不能制约兼祧娶得妻子们——她们的的权力是平等的,那么就要靠争,裁判就是薛凤熙。

    这才是盛氏抗拒的根本原因。

    薛凤熙不是她的儿子,而薛凤熙的优秀,更是让他渐渐超出了盛氏的掌控,羽翼逐渐的丰满,离展翅高飞本来不远了。可以说,建伯侯一亡,盛氏的生活就只能靠一点面上情了,从薛家的真正的女主人彻底沦为一个摆设,建伯侯实际上的老夫人就会成了薛凤熙的母亲薛三夫人。

    她只能靠孙子,可是现在等于让她靠孙子的机会都没有了,只剩下依附。

    盛氏这辈子就没有尝过仰人鼻息,以前没有,以后更是没有,她争也要争出一条血路。

    老夫人被盛氏哭的有些心软,想到女儿连失两子的悲戚,以至于现在无依无靠,不得不机关算尽,求的不过是晚年不要凄凉,顿了顿,怜爱的柔声道,“你不要忘了,你最终求得不过是子嗣。”

    没有子嗣一切都是空谈,而如果盛长颐生不出孩子来,怎么都没有用。

    哭过了,宣泄完了,盛氏冷静的道,“两年,如果颐姐儿两年生出来,那就把棋姐儿或者瑜姐儿抬进薛家,生了孩子抱到颐姐儿膝下,薛家也无话可说。”

    盛氏要的,只不过是用盛长颐打消老夫人兼祧婚姻的念头,只要盛长颐嫁过来,只要盛长颐没死,兼祧婚姻就永远都不可能达成。

    如果要兼祧婚姻,必须在结亲之前说明,之后,再想要兼祧,那就是骗婚了。

    老夫人微微思量。

    盛氏又道,“娘,颐姐儿的身子骨弱,虽然现在外表看起来,与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,但是她的身子不利子嗣,京都人尽皆知,想要聘颐姐儿的人家,也会考量这点,断不会选颐姐儿做长房长媳,与其这样,不如让颐姐儿嫁入薛家,我可以看护她,也不会嫌弃她不生养,就是纳妾,自己庶妹也不会爬到她的头上来。”

    其实,盛氏心中最好的方案,就是让盛长颐连同盛家一个庶女,一妻一妾一同嫁过来。

    可惜——,还是那句话,盛家不会如此的低就薛家,不过过个一两年再提,也无碍。

    “除了颐姐儿,你又相上了哪个?”老夫人声音没有起伏,却有了几分的舒缓。

    盛氏有些不好意思,家族的姑娘本来就是家族中一部分很重要的财富,结下的姻亲,就是家族重要的关系网,一下子被她定下了两个,她感激的道,“是棋姐儿,她和颐姐儿感情好,性子也不错。”

    感情好,盛长颐的抵触情绪就不会太大。

    性子好,就方便拿捏,以后有什么不妥的举动,也容易对付。

    “你也算是为颐姐儿着想了。”老夫人恢复了往日的平和。

    盛氏的想法不错,盛长颐子嗣艰难是事实,如果她生不出儿子,无论嫁给任何人,纳妾都是必然,而且很有可能由此引起婆婆对她的怨怼,也有可能被生育的妾侍压倒头上,而盛氏的提议断绝了这两种可能性。

    “我只求颐姐儿不怨我这个当姑姑的就不错了。”盛氏语气落寞,心里也有些不忿盛长颐不识好歹,要不是盛长颐的身份,让这门婚事非盛长颐不可,她根本就不用这么上赶着,被人以为她是求她似的。

    想起自己送出去贵重首饰,盛氏此时不免肉疼,不过能达到目的,也算是有价值了。

    老夫人却道,“这门婚事虽然不错,对颐姐儿也算得上是合适,但是,既然颐姐儿不愿意,你还是另想办法吧。”

    盛氏觉得自己已经说服老夫人了,现下老夫人的话听到耳朵里,大惊,“娘,您不愿意结这门亲?”

    明明都已经说‘好’了,另想办法,她去哪里另想办法啊,在盛家,只有盛长颐的身份,才会会让薛老夫人放弃兼祧的念头。

    老夫人摇了摇头,“不是我不愿意,是颐姐儿不愿意。”

    盛氏是老夫人的亲女儿,盛长颐是老夫人的亲孙女,老夫人心中自然是盛氏更重,她也更心疼盛氏,但是这件婚事,她是真的没有办法,盛长颐已经这么明晃的拒绝了。

    “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从来还没有听过姑娘自己做主自己婚事的。娘,您要是不喜欢这门婚事,您就直说吧,何必拿话糊弄我。”

    之前,对盛长颐的试探举动,也不过是老夫人的想法,盛氏依着老夫人的话做了,却始终没有把结果放在心上,在她看来,说动老夫人,婚事也就是成了,没成想,老夫人也不愿意。

    “你不要只宠爱颐姐儿,您心疼心疼女儿吧,女儿不想年老凄凉。”盛氏哀声控诉道。

    盛氏伤痛,更多的是失望,她对老夫人有多大的期待,现在就有多么大的失望。

    老夫人的心中也有着哀色,她抚摸盛氏的手背,“你是娘怀胎十月生下的,娘自然更心疼你,可是你也要为娘,为盛家想想,颐姐儿现在是摆明了不愿意,娘就是答应了这门婚事,你父亲答应了,你大哥答应了,你以为昌平侯府会答应吗,如果颐姐儿去宫中哭诉,那又怎么样?”

    这门婚事,盛氏和盛长颐是互利互惠。

    除了一点,盛长颐嫁进薛家,可能比嫁入其他的人家,面对的妾侍,要多那么一点点。

    嫁入其他的人家,盛长颐只要能生出两个男孩,长辈们就会满意了,而在薛家,她要生出三个男孩,还要丈夫广纳姬妾,照顾无数个庶子,薛家长辈才会十分的满意,否则盛长颐就是不贤良。

    在薛家,盛长颐会辛苦很多,劳心劳力,更胜多倍。

    可以说,薛家这门婚事对盛长颐的好处,只不过是建立在盛长颐不会生育的基础上,而且远远的弊大于利,同样的,哪怕盛长颐不能生育,低嫁,嫁入子嗣繁茂的人家,以她的身价,无子她也可以挺直腰板。

    盛氏不是看不到,老夫人也不是看不到,一个为了自己,一个女儿,他们假装让自己看不到而已。

    盛氏在老夫人的心里重,但是昌平侯府更加看重的却是盛长颐,这门婚事有着如此的弊端,昌平侯府肯定会反对,安宁侯府如果不想和昌平侯府翻脸,就必须顾及昌平侯府,所以必须盛长颐自己乐意这门婚事,只有这样,昌平侯府才无从反对。

    现在,盛长颐不乐意。

    “闹?”盛氏冷笑,“只要娘您同意,两家把庚帖一换,满京都都会知道颐姐儿许给了凤熙,木已成舟,米已成炊,颐姐儿想要不同意?除非这辈子不想要嫁人了。”

    至于,韩家会不会记怨薛盛两家,只要盛弘渊还在盛家,盛长颐还在薛家,三家就成不了仇,盛长颐和昌平侯府就只能认了这门婚事。

    “那你定亲试试,看看颐姐儿会不会闹?”老夫人神情平静,话却像刀子一样,“两年前,杨氏那一出儿事,为了保全两家的体面,盛家杨家轮番劝,杨家指天发誓做出任何保证都没有用,颐姐儿就是要闹,闹得满城风雨,满京都的看盛家的笑话,直到现在,颐姐儿都喊杨氏太太?你可以赌一把,赌过了两年颐姐儿的脾气变了没有。”

    家族,讲究的就是胳膊折了藏袖子里,家族的肮脏事,就是要追究,也只能暗地里追究。

    盛氏的面容却有些扭曲,盛家出了这么一个歹毒的世子夫人,也让她面对一丝的鄙薄,她不甘道,“娘,这次可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上次闹,盛长颐有理,闹出来对她也要好处,而这次,长辈做主的婚事,哪有晚辈反对的余地,闹,只会白白污了盛长颐的名声,重要的是,薛家这门婚事并不算是差,论地位,论富贵,盛长颐就是寻摸,也不见到能寻摸到这样的婚事,盛长颐闹没了以后,她的身价就又会跌落一层。

    没有好处,盛长颐干嘛要闹。

    老夫人无奈的瞥了盛氏一眼,“颐姐儿干嘛不闹,理由都是现成的,体弱多病,不堪生养,不忍耽搁薛家子嗣,到时候世人还要说颐姐儿恭厚淑仁呢。”

    这个理由太过勉强,不管什么理由,长辈定下的婚姻,晚辈反对,与盛长颐名声有碍那是肯定的,但是颐姐儿——

    她可不是太顾及其他的人,老夫人暗中摇了摇头,又道,“你还另找人吧,你不是看上棋姐儿了吗,兼祧婚姻,棋姐儿正合适,身份也配得上。”

    反正,她是舍不得嘉姐儿,这媳妇熬婆本来就如同黄连,就薛家这种状况,能不能有命熬出来,都是未知数呢。

    “兼祧就兼祧吧。”老夫人微微有些疲惫,“建伯侯的爵位怎么着也是大房的,等棋姐儿给你生了孙子,你抱到膝下养着,孩子也就跟你亲了,之后,再把薛家两房分出去,你的日子照样舒舒服服的。”

    盛氏气急,“反正娘您就是舍不得把颐姐儿给我?”

    话说了,道理也讲了,见盛氏还要纠缠,老夫人也有些不耐烦了,道,“只要你有办法让颐姐儿点头,我立刻就把颐姐儿的庚帖给你,只要你能让颐姐儿同意,我绝无二话。”